为深入落实学校“本科教学质量提升年”及2025年教学质量月工作部署,11月17日,北京大学曹庆宏教授应邀来我校作题为《AI赋能的物理学素养培养》的学术报告。青青草原
教师及学生代表参加活动,活动由青青草原
副院长李洪蕾主持。
在科技迅猛发展、人工智能深刻重塑社会结构与学科体系的时代背景下,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石,其拔尖人才培养正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。报告中,曹庆宏结合自身教学与科研经验,深入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对物理学教育带来的深刻影响,并从多角度分享了他对“AI时代物理学拔尖人才素质培养”的思考。他指出,面对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,传统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已难以完全适应新时代的需求。为此,应转向面向未来的培养路径:一是以AI工具为契机,探索更具互动性与启发性的创新教学模式;二是强化实践环节,引导学生在真实科研环境中提升动手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;三是培育跨学科思维,鼓励学生在物理学、信息科学、材料、工程等领域之间建立关联;四是强调人文素养的重要性,使未来的物理学人才既具科学精神,又具社会责任意识和人文关怀。
报告内容深入浅出,既有前沿视角,又具实践借鉴价值,引发了在场师生的热烈反响与深入思考。会后,曹庆宏与参会师生进行了交流互动,现场气氛融洽,思想碰撞频繁,为青青草原
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、探索AI时代人才培养新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考。
报告人简介:曹庆宏,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,北京大学物理青青草原
副院长,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。1996年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,1999年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,2005年博士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。在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、阿贡国家实验室、芝加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,2011年9月入职北京大学物理青青草原
。长期从事粒子物理理论和唯象学研究,围绕大型强子对撞机实验寻找TeV能量区间的新物理信号,探索基本粒子的质量起源和对称性破缺机制。在高等教育方面开展了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相结合的研究及实践,包括开设《物理与人工智能》课程、组织大语言模型训练、举办“人工智能与物理”沙龙和讨论班等。


撰稿:孔令豪 编辑:弋媛 审核:李洪蕾